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人民教育在线愿与各大媒体、机构团体、学校以及企业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原沧州市文联主席魏新民为郭学青的书作序:日暖风和岸柳青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9日     访问数据:411000

       微信图片_20210419172007.jpg

日暖风和岸柳青

郭学青多才多艺,这是许多认识她的人共有的印象,比如书法、比如绘画、比如篆刻、比如全形拓……样样给人惊喜,可谁也没见她在哪门才艺上下过苦功,也没见她在哪门才艺上“暴得大名”,更没见她在哪门才艺上收到利好。因为她的才艺,从来都是随性的,没有设计的。碰上喜欢的,一上手,就惊艳了朋友,可当别人还在对其未来有所期待的时候,她自己早就放下,忙乎别的去了。

爱好罢了。仿佛夏季的急风阵雨,来的快,散的也快,除了给自己带来一阵清凉,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好心的朋友替她惋惜,你既不图名,也不图利,那你图的嘛呢?她笑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如此而已。用古人“雪夜访戴”的故事自我解嘲,倒也有几分魏晋遗韵。真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聪慧,是她的优势,但对任何事不执着,懒散,也是她的天性。要过程,还是要结果?出世,还是入世?历来就是扯不清的公案,没有对错,各有各的活法。她说,聪明能让我轻松并有尊严的活着,就够了!抓住的越多,放手时越痛苦,何必呢?“安心即是适境”,她深谙此道。

微信图片_20210419172023.jpg

看来这凡事不执着的劲儿,是板不过来了。唯一做了几十年,还没有放手的一件事,大概只有她的写作。但她好像也不是专意当“事儿”来做,写作之于她,只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对话。碰巧了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她称为意外之喜。作用嘛,她引用冯唐的一句话:是为了消除内心的“肿胀”。她把写作叫做“花开”,把读者称为“看花人”。曾经在一次写作座谈会上,她袒露过自己写作的心曲:“我是个爱花的人,我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轻捻成香,在氤氤氲氲中,获得内心安宁。”“那花是我的内心,我只是倾力把它打造成一朵莲蓬,用以纯粹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诗意“告白”,听起来唯美,但美得让人疑惑其真诚。这次出书,她硬是把这次发言做了跋,便再无一词。既没有拔高自己也没诉说不易。我说实在太随意了,她说,我想说的都在作品里了,剩下的交给读者吧!至于他们喜不喜欢,就跟我没关系了。她对待功名和荣誉的淡然与她附着在文字上的炙热,颇令人迷惑。也许正是这种矛盾感,竟使她的文字有了一种迷人的魅力。

听起来,她的写作似乎只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但成长于网络时代,又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即使是个性化写作,也不能不打上鲜明的时代底色。文字是显露性情和性格的,她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侠义之气,使她从小女子文学里跳出来,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悟,承担了社会责任和文学使命。而深深的故乡情结,使她即使是在用文字勾画沉重生命下的飞翔,也被扎进土地里的那根线牢牢牵系着。 

一篇好的散文,必须要有诗歌的内核、悲悯的情怀,离开了对人生、人性、社会的关注和关怀,终将沦为个人情绪化的自娱自乐和无病呻吟。

她的写作,题材广阔,视角独特,从她散淡的文字里,依然能感受到时代脉搏的律动、乡村城市的变迁,甚至关乎人类生存和灵魂的拷问。无论是《风往不同方向吹》的“诗意”,还是《当长江遇到黄河》的“豪放”,每个字都是她发自内心最真实的表达,无不具有感人的力量。她试着写过柔美缱绻的低吟浅唱,但更多的是铁骨侠情的酣畅淋漓。有对家乡化不开的《故乡的原风景》《父亲的故乡》《找娘》《开满油菜花的家乡》等不舍眷恋,有《清水不涤意难平》《让血脉流成一条河》等家国情怀的深情悲怆,还有《总有一个苹果砸到你》《人生三境界》《苍黄之外是苍凉》《让子弹飞一会儿》《浩荡胸怀归寂寥》《春风拂花墨生香》等涉及民俗、历史、哲思、时政、文学、艺术的锐辣酷评……

不能不说她读了那么多的闲书,涉猎了那么多看似“没用”的爱好,最终都反哺了她一直没放手的写作。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无用乃大用。忽然发现她其实是个长情而又深情的人。

她微信公众号上有一句简短的签名——让我们在文字里相遇。是啊,对于文字作者来说,唯其文字里的遇见,才是最纯粹最真诚的懂得,也才能发现最好的彼此。

闲暇之余,您不妨翻翻这本书,做个“看花人”。

微信图片_20210419172015.jpg

微信图片_20210419172020.jpg

微信图片_20210419172027.jpg

微信图片_20210419172011.jpg

郭学青,70后,沧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沧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黄骅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沧州经济开发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邀作家、中国文化译研网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在全国媒体公开发表散文、随笔、艺术评论70余万字,曾是多家媒体专栏作家。2009年散文作品《似水流年》荣获第六届河北省散文名作奖优秀奖、2015年散文《深藏的1373建》获得沧州市散文随笔作品大赛三等奖、2018年报告文学作品《春天》在全省开发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多次被沧州市宣传部、文联和沧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天成之路》《大商至诚》、诗集《丢失的歌唱》(合著)、散文集《当时只道是寻常》,主编大型文化杂志《文化沧州·城迹》《沧州开发区报》。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京ICP备2023014655号-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民教育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