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人民教育在线愿与各大媒体、机构团体、学校以及企业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传承红色基因 编码筑梦未来


发表时间:2021年-07月-29日     访问数据:99000

今年7月,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编码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再一次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已连续多年在通山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实践紧紧围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并以湖北省“希望家园”为主线展开活动,在大路乡迎宾社区挂牌,作为我院社会实践基地。通山县团委、大路乡迎宾社区与实践团队共同举办此次实践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实践团队紧跟“七一”热潮,围绕“七个一”展开活动,即一堂党史课、一首红歌献给党、一次VR科技体验、一幅长图绘百年、一次重走党史路、一个基层党员脱贫攻坚故事、一个乡村教师党员的育人故事。通过给小学生开展党史教育课程和采访优秀党员等帮助青年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党史知识,培养爱国敬党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梦想启程,编码未来

七月的骄阳像一张火伞,太阳透过大树密密层层的叶子,把地面烤的滚烫。大街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无精打采地低着头,而这一切被一群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们打破。实践队员满怀期待,斗志昂扬地踏上了通山这片土地。在开班仪式上,党委副书记龚晗对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表达了期望,她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着青年教育未来的青年,青年发展未来的青年。”

和孩子们见面的第一天,孩子们一个个表情充满着热情与羞涩,眼中透出对知识的渴求。实践队员们表示,虽然自身责任重大但信心满满,誓要把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信念和干劲传承下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以兴趣为师,续学习征途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于这些懵懂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会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此时在他们思维播下的种子,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就能长成参天大树。而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实践团队为孩子们开展少儿编程教学课程,VR眼镜体验课,趣味英语教学等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实践队员感受到孩子们的童真和对知识的渴求,少儿编程课程讲师胡静说到:“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现在让他们感受科技进步的乐趣,培养对于智能科学的爱好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想象力是无穷的,我们要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培养他们追求知识的能力,这或许能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

了解百年历程,担当时代责任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党的百年历程、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实践团队开展以围绕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主题的党史教育主题课程。

“一首红歌献给党”,通过开展红歌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歌声中重温了革命老一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如今的繁荣富强。“一幅长图绘百年”,让他们用画笔来庆祝百年华诞,在绘图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党的历史,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一节党课传美德” 让孩子们加深对少年先锋队的了解,体会到作为少先队员的使命与责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革命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实践团队教育孩子们在为伟大祖国感到自豪的同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懈奋斗,更好的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为激发实践团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值,7月22日,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通山县烈士陵园和工农政府委员会旧址,重走党史路,回顾革命历史,继承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

烈士纪念碑位于通山县烈士陵园中央,高26米,是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提写碑名。实践队员面向纪念碑,站在烈日下为烈士们默哀,尽管汗水浸透了每一位队员的衣服,仍无法影响队员们向革命烈士表达崇敬之情。

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旧址曾参与组织轰轰烈烈的鄂湘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实践队员来到彭德怀故居,了解这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大元帅。故居的墙上醒目的写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仿佛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都写在了诗里。

重走党史路,就是为了继承和学习革命英雄不怕苦难和勇于奉献的精神,继承革命火种,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时,为学习红色文化,深入了解红色革命精神,实践团队在“三下乡”活动期间探寻通山县优秀党员,挖掘党员故事,发扬红色精神。

在通山县大路乡新桥冯村三组有一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冯功信。

两岁母亲去世,十六岁父亲去世的冯功信,凭借自己积极劳动、肯吃苦、做事负责认真的品质,在20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民兵连长、团支书、会计、大队队长、大队支书等职位,如今 71岁的冯功信还经常下田劳作。“1949年解放,我是1950年出生的,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就要向我的父亲一样替别人做一辈子长工。”冯功信说道,“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对党组织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

采访最后,冯功信讲述了自己对青年一辈的寄语:“我希望你们好好学习,以后能够报效国家,也是对自己的祖辈光宗耀祖,国家是由我们千千万万个老百姓,千千万万个人民构成的,国家要繁荣昌盛,就要靠你们年轻一代!”

“三尺讲台守初心”。在通山县老屋村,有一位咸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在乡村教师岗位上默默工作39年人民教师——徐能田。

徐能田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多年来,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即使是放假时间,徐能田仍然心系学生,坚守学校阵地。从徐能田的住处到老屋小学的路程坎坷,徐能田常常在骑车前往学校的路程中摔倒,但他从未抱怨。徐能田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有义务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教书育人是我的初心和使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我从未后悔过。”

徐能田介绍,这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够走出乡村,飞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也希望更多的青年能够投身到乡村孩子的教育上来,为振兴乡村教育做出贡献。

在通山县石航山村,还有一位心存生态致富梦,为家乡的道路做出巨大贡献的市级优秀党员——阮绪立。

42岁的阮绪立,当过5年兵,退伍后,在外从事装修行业,但内心深处一直有帮助家乡发展的强烈愿望。“要想富,先修路。首先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阮绪立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并自掏腰包提前垫资28万元用于修路,最终让石航山不足两米宽的泥巴路转变为四米宽的盘山水泥路。

“石航山村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其实并不差,如果能好好利用发展,一定是可以改变落后的现状。“阮绪立说道。于是,他带领村民开启了生态养殖之路。村民中的贫困户阮绪强也在阮绪立的带领下,生活逐渐好转,还被市里评为‘脱贫之星’”。

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近距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人们做出的伟大贡献,真正体会到何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支教是一次历练,是一次爱心的传承,为乡村孩子的成长贡献大学生的一份力量。在这个炽热的盛夏,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孩子们度过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旅程,这必将是一个难忘的回忆。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京ICP备2023014655号-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民教育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