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人民教育在线愿与各大媒体、机构团体、学校以及企业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高校课程改革,内容更新是根本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23日     访问数据:22000

近日,全国高校大学公共基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创新研讨会在三峡大学召开,旨在探讨大学公共基础类课程建设经验,寻找数字化教学新思路、新方向。此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北京高校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改革,建设市级统筹的人工智能通识类公共基础课。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贯彻专业培养标准的关键环节,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全国各高校正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这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更关乎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

  前沿技术改变教学模式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入,高校教育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课程形态随之焕然一新。”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加大对数字教学资源的投入,打造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线上课程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群,借助“互联网+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模式革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以及小班化教学的有机融合。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流行病学”课程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线上依托慕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而线下则侧重于文献评阅、研究设计、问卷设计等实践环节,极大拓展了教学空间维度,丰富了学生学习体验。

  “卫生毒理学”课程也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建立全面的卫生毒理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直观、高效的学习途径。

  课程形态发生变化,课程体系也随之改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林健认为,模块化是现代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即整个课程体系由多个独立而功能各异的课程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这种模块化设计旨在促进多门课程交叉整合,同时保持各模块的灵活性与可调整性,以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充实和更新。

  华南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充分体现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传承、艺术修养、社会研究、科学思维、道德推演、多元文化和创新创业七大模块。每个模块都强调跨学科的知识关联与融合,并鼓励学生通过多学科视角加强跨学科学习。同时,学校还通过面向全校公开招标、鼓励教师自由申报等方式,对模块中具体科目进行设计,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和实践体系。

  通识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目前,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组成。”林健介绍,这两个类别均涵盖必修与选修课程,共同构成了高校课程体系的基石。

  通识教育跨越学科界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及社会责任感,注重情操陶冶与人格塑造。专业教育聚焦特定领域,涵盖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两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建起高校课程体系,这不仅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需求,也体现了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创新的追求。

  以新工科为例,2018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强调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面向未来,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体现培养未来卓越工程人才的价值。

  林健说,新工科通识基础课程广泛覆盖人文社会科学、数学以及计算机基础等多个领域,为相关专业学生打造坚实知识基础。这些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及数字化思维等。

  新工科专业课程则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强调系统性、方向性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多学科团队协作、研究开发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尽管两类课程各有侧重,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在课程体系这一大框架下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林健认为,新工科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的体现。“最终构建的课程体系既要满足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相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知识,又要彰显各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特色,满足学生个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林健说。

  统筹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在林健看来,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林健建议,课程内容应从校外深入调研、校内对比分析以及教师团队交流讨论中产生,一门好的课程,实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基础上,高校要建立起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始终处于“新”的状态。

  在提升单门课程内容质量的同时,也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林健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存在过度细分、交叉重复、目标与实践或行业需求脱节、内容不够前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在传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外,还应推动课程综合化设计。例如,新工科专业课程建设应加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知识,并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整合为综合性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合。

  “课程项目化是新工科建设的一大亮点。”林健说,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以解决项目问题为目标,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达成课程目标,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项目选择是课程项目化的核心。项目必须源于工程实践或企业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项目问题中得到培养;同时,项目应具备综合性与复杂性,涉及多学科交叉,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林健认为,课程改革需伴随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同步变革,以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高校课程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全面规划、统筹推进。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京ICP备2023014655号-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民教育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