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新旧社会两天堂 翻身不忘共产党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1日     访问数据:52000
《人民教育在线》江苏常州讯(王照江 华再清)我的家庭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武宜村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一家三代同堂。回顾人生,新旧社会两天堂,解放前我的家庭与千千万万家庭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也在变化,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庭似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越来越美好。七十多年来我家的变化:一是政治地位的变化;二是文化素质的变化;三是家庭经济的变化。
武进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武进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常州市五好文明家庭
政治地位的变化
国家政权的变化带来了我家政治地位的变化。旧社会,父亲独子被迫“抽壮丁”,只得在毗邻尧渎村地主家“开长工”,母亲去常州城里“帮人家”,我被“寄养”在伯母家,大妹“送人家”,家中有了早餐没有夜顿,过着靠借贷度日如年的贫困生活。
驱散乌云见青天,全国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我家四代党员都带“长”,父亲1953年入党,担任40多年的生产队长;我1991年入党,光退休后就担任了5届十多年的退教协会会长;儿子1987年入党,在部队担任了4年班长;孙女2014年在大学里入党,做了5年班长;还有我的女儿1990年入党,担任20多年的东安中心幼儿园业务园长;女婿1991年入党,担任20多年的蒋堰村委财务组长;外甥2015年在大学里入党,做了4年生活部长。我家四代人虽然官不大,但都在不同时期发挥正能量。
武进区“最美家庭”
武进区“最美家庭”
常州市“最美家庭”
文化素质的变化
旧社会父母亲都是文盲。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比较贫困,我虽然读书认真成绩好,但为了早工作,争钱贴补家中,初中毕业读中专“江苏省句容农业学校”,工作后越来越感觉文化不高,我就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1992年毕业。象我这一辈人,大专学历就算比较高了,我从小学高级教师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工资连升三级;儿子中学毕业后参军保家卫国;女儿“幼师”毕业后又函授本科毕业;孙女五年制职业大专毕业后也函授本科毕业;外甥“大连理工”毕业后又到英国留学。我家文化素质的变化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代更比一代好。
常州市“双拥”标兵家庭
武进区“家家乐”优秀奖
2020年8月15日《解放军报》刊登文章
家庭经济的变化
解放前,我家两间草房,风扫地月点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生活上一年到头负债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1970年当民办教师,工资21元,1990年转正为公办教师,工资45元,2004年退休工资为2518元,现在是11508元,是刚开始工作时的几百倍。儿子在“常州新奥燃气公司”工作,月工资加年终奖金,年薪十多万元,孙女在武进高新开发区滨湖有限公司做会计,月工资加年终奖金,年薪也起码十多万元,全家收人光工资就超过30万元,真正达到了小康水平。家中还有五亩多责任田,种草坪收人也可观。目前,我家有五套房,农村三层楼装修一新,东安街上公寓里有一套房,我和老伴两头住,街上住几天,买菜图方便,乡下住几天,空气多新鲜。儿子、儿媳、孙女住城里,住一套,出租两套,每年租金也可观。女儿家的生活更幸福,光外甥一人在上海“华为公司”上班就年薪近百万元,外甥进入了上海户口,买车又买房,125平方。
翻身不忘共产党
我家的幸福和欢乐,是革命先烈的功劳,是共产党的好领导,才有我家的今天,我今年已81岁了,已看到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奔小康,晚辈前途的光明。我家的生活还是社会的普通一般生活,但我是心满意足了。
为了感恩,我们全家人热爱解放军:最苦不苦子弟兵,最甜先甜解放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大家小家都安宁。
“家庭拥军慰问团”。
“八一”前夕,我与妻子、女儿等全家人自编自排了一台文娱节目,不远千里来到安徽省滁州市襄阳特功团为儿子部队子弟兵慰问演出。首先,我为子弟兵演唱《战士第二故乡》,接着,女儿为战士演唱《见了你们格外亲》,一个个节目都安抚着战士们的心,特别是当我的妻子与儿子对唱的一曲《两地书,母子情》时,激动了全体战士。战士们也即兴发挥,表演了《我是一个兵》、《真是乐死人》。我带去的学生也演唱了《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团长江俊握着我和妻子的手感激地说:“你们不愧是理解军人的好父亲、好母亲!”并将一块“战士的好父母”光荣匾赠送到我和妻子手上。战士们都叫我们“爸爸、妈妈!”
全家排练“文娱节目”
政委给我颁发“战士的好父母”光荣匾
家庭合影
成立“军属联谊会”。
为了使军人在部队安心工作,我在地方上成立了“军属联谊会”,让军属自强自立,互相帮助。武宜村委第17村民小组郭大妈的儿子去当兵后,家庭不富裕。我立即上门沟通,并叫我的妻子手把手地教她种草坪,还带领少先队员帮助除草,使她家摆脱了贫困。自“军属联谊会”成立后,已为50多个军属和100多名战士解决了这样和那样的具体问题。
“军属联谊会”还带领少先队员帮助军属家除草
带领学生拥军。
我不光家庭拥军,而且教学生拥军。唱好“拥军四季歌”:每年冬季,上门拥军:在军属门前表演拥军节目,与军属谈心,了解兵哥哥的参军情况,和军属一起参加年终大扫除。每年春季,“向光荣人家拜年”,向东安籍战士寄“精神年货”,拉近与军人的关系,在沟通中建立深厚的情谊。每年夏季,与解放军叔叔共庆“八一”建军节,重温军史,激发爱国情。每年秋季,做好征兵宣传工作、“超前拥军”工作……
带领学生拥军优属
自一九八七年以来,我的家庭连续30多年拥军如一日。为常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武进区争创“江苏省双拥模范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我的家庭在“双拥”工作方面做出了成绩,我的家庭被评为“江苏省常州市双拥标兵之家”,我个人被评为“江苏最美拥军人物”。今后,我要带领家庭所有成员响应习主席的号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