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籍退役军人活动丰富多彩
发表时间:2024年-07月-30日     访问数据:44000
《人民教育在线》江苏常州讯(王照江 陈伟 钱晔枫 浦雯 华再清)
一、致敬八一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 雪堰籍上等兵军营成长报告。
我们的青春,有迷彩的颜色,少年自有鸿鹄志,不负韶华行且知,军营是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的大熔炉,又是一年入伍季,2年前,雪堰籍,胸怀报国之志的大学(大专)毕业生等,有志青年步入军营,2年来,他们经历了磨炼,收获了责任,透过他们的成长报告,
军营带给热血青年的蜕变,跃然纸上。
成 长。
曹鸿飞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本毕业生,带着家乡和亲人的嘱托,2022年9月初到东北,冬天常常风雪交加,但没有雨,刚来的第一天就下起了大雪,像是在欢迎我们。往后好几个晚上忙于清理积雪。
接近两年的日子里,主要进行的是业务训练和体能锻炼,如今主要负责值班执勤等,体能也从最开始的掉队,渐渐感觉不到压力,甚至有烧不完的热烈。和我一起的有来自河北河南的,还有内蒙的同志。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天南地北的他们接触交流,属实是一场十分有趣的逸事。也在某一刻突然觉得,祖国的每一处都大而壮丽,大好河山定要亲眼去走一遍、见一次。方能明白从浙江嘉兴燃起的星星之火,在神州各地燃烧是一件多困难而壮观的史诗,也才能明白祖国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寸土不丢的使命。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也许会对这里有所偏见,认为是形式的。但走过来之后发现,其实内部具有良好的风气,也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死板。官兵平等,艰苦奋斗是从红军时期流传下来的优良作风。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将要成为也能成为实现祖国复兴大业的强大战略保障。
还有2个月,我就要重返校园准备报考某985大学研究生。我想,当我脱下这身军装时,我会感谢两年前的自己选择了从军这条路,让我在成长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 任。
唐晨阳是南通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生,时光匆匆,我在军营中已经度过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光虽然经历了艰苦的训练和生活,但也让我体验到了军人的自豪和责任感。
两年前的我刚走出校园,一心想着献身国防,成为国防力量的一份子,初到军营的我极其不适应,定时定点的生活作息,无法使用电子产品,训练后不能喝上冰镇的饮料,我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最初的一个月我是迷茫的,适应了这种生活后我显得游刃有余,平时一局游戏的时间原来可以干很多事,身体也强壮了不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拓宽了知识面,最终我的信念在一次次的“一二一”中越发坚定。军营不是舒适圈,不是镀金的场所,而是远离家乡保卫祖国,为人民的安宁幸福生活奋斗。
作为一名基层的士兵,我辈青年应当勇于担当、锐利进取、不忘初心,不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沉溺于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更应该投身军营,健体强军,为基层国防事业做贡献。
二、雪堰镇组织开展“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仲云精神”教育活动。
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听革命故事,书党史华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感受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舍生忘死、奋斗不息的斗争精神,6月5日下午,雪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漕桥小学来到坐落于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的冯仲云故居开展“探寻红色印记,传承仲云精神”教育活动。
步入冯仲云教育基地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冯仲云先生的雕像,背后的墙壁上刻着“儒将忠魂”四个大字,这是对冯仲云将军能征善战、精通文墨、忠贞不渝风采的最好诠释。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回忆了冯仲云将军从求学到抗日救国再到贡献新中国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体会到了革命前辈英勇抗战、誓死卫国的精神。
随后,大家驱车来到位于余巷村的冯仲云故居。故居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的三进式老宅,房屋陈设非常简陋,但这里的一幅幅图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都在无声讲述着冯仲云先生在那段峥嵘岁月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有幸采访了冯将军的侄子——冯明岐先生,听他讲述了冯仲云老先生光辉的革命生涯故事。大家都被冯老胸怀坦荡、敢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所感动。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在新时代,要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积极弘扬革命文化,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练好报国本领,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退役不褪色 做好服务群众的“老班长”——雪堰镇绣衣村开展山水精兵暨武兵故事会活动。
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党员干部、广大退役军人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第103个生日来临之际,雪堰镇绣衣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兵故事会宣讲活动。
活动中,雪堰镇绣衣村周司里村小组长周晓清围绕“立足岗位作贡献,发挥基层退役军人党员作用”进行主题宣讲。从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退役军人的视角,讲述自己退役返乡后,扎根农村基层,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军人优良传统,在村小组长这个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做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践行者,牢记党员的身份,配合村两委做好日常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周晓清,男,汉族,雪堰镇绣衣村人,1985年5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曾服役于福建武装警察部队,201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2月退伍,2017年12月份开始担任绣衣村周司里的村小组长。
周晓清说
群众无小事,帮好是大事。我将继续在村小组长这个岗位上站好每一班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党员本色,永葆军人本色,立足实际,发挥余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好绣衣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在全村营造了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弘扬了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下一步,绣衣村将继续组织做好“武兵故事会”宣讲活动,发挥退役军人榜样的力量,激励老兵们继续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
四、退役不褪色 龙腾万泽杯丨雪堰镇退役军人端午龙舟赛活动大显身手。
6月7日下午,“万泽杯”湾镇职工龙舟赛在雪堰镇万泽·太湖庄园东北门举行。来自雪堰镇各村社区联队、企业联队、协会联队等16支队伍共176名选手参赛。为发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精神,雪堰镇各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组织鼓励退役军人参赛,龙舟赛参赛选手中退役军人占比达30%。
鼓声号令,统调全舟,整齐发力,奋力拨水,这是队员们日常训练的生动场景。退役军人吴晨表示“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进行了多次赛前训练,我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比赛当日,随着发令枪响,龙舟如离弦之箭,竞相破浪前行。水花飞溅,鼓声震天,呐喊声此起彼伏,整个湖面沸腾起来。队员们一个个划桨有力,配合默契,展现出极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岸边,观众们的加油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场面热烈而感人。
此次龙舟赛活动,退役军人们再次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和能力,不仅进一步丰富了退役军人的文体生活,同时也增强了退役军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退役军人们在新的舞台上找到了归属感和荣誉感。
五、雪堰镇举行“共话军民鱼水情 • 武兵故事会”八一主题宣讲活动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进一步营造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7月25日,雪堰镇举行“共话军民鱼水情·武兵故事会”八一主题宣讲活动。
现场,来自雪堰镇的基干民兵、退役军人和学生代表来到老兵蒋南元家中听老人讲述自己的军旅故事。
今年80岁的蒋南元,是一位拥有59年党龄的老党员。“1964年,我正好19岁,作为一名炮兵侦察兵,苦练炮兵侦察业务,并通过优异表现成为侦察班长。”蒋南元回忆道,当时,他苦练侦察地形和射击业务,并成长为侦察业务能手,并荣获通令嘉奖。
据了解,蒋南元于1969年3月退伍,退伍后在工厂工作至退休。在厂里,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员工和村民义务理发,这一善举一做就坚持了50余年,被评为“常州市十佳学雷锋先进”。
“蒋爷爷的故事,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蒋老学习,以听促学、以学促进,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