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人民教育在线愿与各大媒体、机构团体、学校以及企业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东林学子三下乡:感悟鄂伦春民族文化,助力边疆文化振兴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29日     访问数据:235000

8月22日至24日,“狍角帽”非遗传承·文化兴边实践队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及大杨树镇开展以“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感悟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努力学习,在生动实践中感悟鄂伦春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汲取积极向上的蓬勃力量。

团队成员来到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馆内既展示了历史意蕴浓厚的民族非遗展品和在地民族风俗,又书写了鄂伦春人民英勇抗战、不畏强敌的红色抗联事迹。通过非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价值聚合输出,团队成员们不仅凝聚了对鄂伦春人民的情感认同,更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1】实践团队在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合影

【图片2】团队成员学习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

团队拜访了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狍角帽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玲芝老师和鄂伦春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吴曲珍老师。在她们的工作室中,成员们通过真实的听闻与触摸切身体悟到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传承人坚守一方文化的不易。成员们认真学习鄂伦春民族非遗文化知识,观摩狍皮衣制作过程,也倾听着吴老师对非遗传承的初心与担忧。团队也通过调研访谈缕析鄂伦春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现状与难点痛点,并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建言献策,不断赋能鄂伦春民族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

【图片3】团队成员访谈非遗传承人吴玲芝与吴曲珍

【图片4】团队成员了解狍角帽的故事

【图片5】团队成员学习狍皮衣制作

经行前会议的认真规划与分工,团队一行来到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深入大兴安岭腹地,访谈鄂伦春居民,了解鄂伦春民族生产生活现状。成员们携带精美礼品随机访谈了当地20位居民,通过“拉家常”,进一步了解了当地鄂伦春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文化、发展状况。通过亲身体验,团队成员们体会到鄂伦春族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感悟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

【图片6】团队成员团队召开多布库尔猎民村调研行前会议

【图片7】团队成员访谈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

通过实践,团队成员不仅学习到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还见证了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生态的和谐共生,认识到赓续文脉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成员们深刻体悟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为鄂伦春在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东北边疆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京ICP备2023014655号-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民教育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