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在东安村(社区)开展“艺动青春 绿色中国” ——垃圾分类宣传下乡“社会美育项目”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20日     访问数据:495000
文/唐湘莲 王璐 周子航 石荣乐 李海毓 郭鑫鑫 车沅锴 华再清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高校纷纷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带入社区、乡村,引导居民从日常小事做起,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并形成习惯。为了实现垃圾分类的目标,需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各地也在创新探索和协同发力,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通过这些努力,垃圾分类不仅能够改善生活环境,还能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各地高校通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到社区和乡村,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残芜寻新径·生态韵未央”垃圾分类实践团将前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东安社区,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整个活动主要分为见“圾”行事、“圾”不可失、日理万“圾”、随“圾”应变这4大板块内容,以垃圾分类为主题,通过展览、讲座、互动游戏、知识问答、艺术创作等方式为东安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帮助居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营造绿色环保的社区氛围。
【关键词】
绿色中国 可持续发展 艺术下乡 乡村振兴
一、背景情况
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决策。双碳战略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而实施垃圾分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回收效果较差,效率不高,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较匮乏是制约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意识,是推动实现垃圾资源化,保障回收垃圾利用率的重中之重。
二、主要做法
(1)、见“圾”行事——垃圾分类展览与互动游戏日
活动于7月15日开始,旨在以东安社区为平台,深入推广垃圾分类理念,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成员们纷纷投入准备工作,将前期垃圾分类实践中回收的各类废弃物,如泡沫板、纸板、木板及废纸等作为展览的一部分。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垃圾分类后资源的再生潜力,也体现了我们对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坚定承诺。展览过程中,将有专人负责向参观者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解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惑。
下午,我们组织了“垃圾分类”主题互动游戏,与东安社区的居民及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游戏,在趣味中学习相关知识。在“三寻宝藏”游戏中,参与者需凭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在模拟的“垃圾堆”中快速准确地寻找出特定类别的垃圾,以此锻炼他们的分类能力与反应速度。而“清洁大作战”则是一场团队合作的盛宴,居民们将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比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类标准的理解与掌握。这些游戏不仅寓教于乐,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东安社区内部的交流与融合。
(2)“圾”不可失——垃圾分类宣讲活动
7 月 16 日上午,我们的“垃圾分类 青春助力”主题讲座在社区活动室开展。在此次讲座中,我们围绕垃圾分类后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资源这一核心内容,对社区居民进行深入且全面的讲解,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更加直观深刻地认识到当下所面临的垃圾污染环境问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践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次讲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文字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以及现场互动等多元化手段。
在讲解环节中,我们的主持者详细解读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介绍各类垃圾如何被合理分类以及分类后的处理流程。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它背后蕴藏着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智慧。例如,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环境污染;可回收物品如塑料、玻璃、纸张等,能通过再生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节约自然资源。为了让居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过程和意义,我们特别准备了相关图片和视频材料。通过这些展示,居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垃圾分类从投放到处理、再到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不仅能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
在互动环节中,我们会与居民们进行现场交流,解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垃圾分类难题。通过互动讨论,居民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分类技巧,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为了加深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印象,讲座结束后我们开展主题知识问答环节。这一环节采取分组PK的形式,让居民们分组进行答题竞赛。以这种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方式,加深了他们对讲座内容的记忆,并激发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精神,营造出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3)日理万“圾”——垃圾分类走进社区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习惯,提升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活动还将关注社区环境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社区内堆积杂物的清理与消防安全隐患的消除,以此来共同创建一个整洁、绿色、安全的居住环境。
经过了主题活动的宣讲,7月16日下午我们进行实际实践,向居民们展示了具体的垃圾分类方法。尽管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中仍存在许多误区与不足之处。团队成员将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演示的方式,详细讲解垃圾的四大分类类别——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具体内容,确保居民对每一类垃圾都有明确的认识。例如,玻璃瓶属于可回收物,但沾有食物残渣的外卖盒则属于其他垃圾;电池等含有有害成分的物品需要特殊处理,不能随意丢弃。这些细节往往是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
我们积极投身于社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尤其是清理居民楼公共区域的堆积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公共区域可能会因废弃杂物堆积而变得杂乱不堪,这不仅影响社区的整体美观,更严重的是,它可能带来消防隐患。废旧家具、破损的电器等,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发更大的灾难。为了杜绝这种潜在的风险,我们对这些堆积物进行全面清理。
此外,我们还走进居民家中,帮助他们进行日常的垃圾分类活动。对于一些老年居民或对垃圾分类不太熟悉的家庭,我们会告诉他们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这项工作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个别家庭的垃圾分类水平,还能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其中。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家庭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整个社区的环保氛围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习惯也会逐渐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扎根。在帮助居民完成垃圾分类后,我们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筛选。可回收物如塑料瓶、纸张等,将被保留下来,集中存放。这些保留下来的可用材料并非简单处理后丢弃,而是为之后的社区环保创意活动做准备。在后续的活动中,团队可能会利用这些回收材料制作环保工艺品,或开展与废物利用相关的DIY手工工作坊。
(4)随“圾”应变——社区居民艺术创作及成果展示
7月17日上午,一场以“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为主题的社区居民艺术创作及成果展示活动在东安社区顺利进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化手段处理回收分类后的垃圾资源,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并促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团队成员们将前期精心回收并细致分类的垃圾资源一一摆放整齐,确保各类垃圾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活动当天,团队成员作为指导者,向社区居民介绍了垃圾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与技巧,并提供了必要的创作工具,包括画笔、小刀、剪刀等。在创作过程中,居民们根据各自的兴趣与特长,选择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部分居民利用废旧鸡蛋盒、纸箱等材料,通过切割、拼接、上色等手法,将其改造成具有实用价值与观赏性的创作作品。同时,也有居民选择以书法、儿童绘画等形式,围绕垃圾分类的主题进行创作,用笔墨记录下自己对环保事业的理解与支持。小朋友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与期待。
经过数小时的精心制作,一件件由垃圾转化而来的艺术品逐一呈现。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居民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更深刻体现了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活动尾声,所有参与创作的居民共同参与了成果展示环节,他们相互欣赏、交流心得,共同感受了环保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一天,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时刻,更是社区成员携手共创绿色未来的生动实践。通过艺术化的创作方式,居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未来,社区将继续推广此类活动,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绿色、低碳、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四、经验启示
1. 费用管理是关键: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在实施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活动中,费用管理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简易层次分析法(AHP)的分析,费用权重远高于其他因素,这表明合理分配和使用资源至关重要。在实践过程中,费用不仅包括宣传材料、人员培训、交通和住宿费用,还涉及到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因此,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
经验表明,在费用管理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预算规划,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例如,在宣传材料的设计与制作上,可以尽量选择成本低、环保效果好的材料,减少浪费。在人员调度上,可以优先考虑就地取材,选择当地志愿者和社区骨干进行协作,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和住宿开支。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活动成本,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
2. 实践与宣传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双向促进
在垃圾分类的推广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宣传固然重要,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区、乡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还能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居民掌握分类技能。
例如,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时,可以结合现场示范活动,邀请居民亲自参与分类操作,体验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能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长期的分类习惯。此外,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根据居民的反馈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宣传内容和方法,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符合当地需求。
3. 教育与引导的持续性:培养长期的环保习惯
教育与引导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短期的宣传和教育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但要形成长期的垃圾分类习惯,还需要持续的教育和引导。经验表明,垃圾分类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断巩固已有的成果,逐步扩大影响范围。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的教育机制,例如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班、设置垃圾分类咨询点、发放分类指南等方式,保持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和参与热情。此外,借助社区和乡村的现有组织,如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组织等,形成常态化的监督与指导机制,能够进一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不走形式、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能在社区和乡村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使垃圾分类逐步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习惯。
4. 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调动居民积极性
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如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是一个关键问题。经验表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大大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积分制的方式,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和个人给予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从而形成激励效果。
此外,可以组织社区内的垃圾分类评比活动,评选出“垃圾分类示范户”或“环保达人”,通过荣誉表彰的方式,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其中。实践中还可以探索垃圾分类与其他社区福利或公共服务挂钩的可能性,如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在社区医疗、教育等资源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这些措施不仅能有效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还能形成良好的社区互动氛围,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5. 协同推进:多方合作共赢的模式
垃圾分类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社区居民、政府机构、环保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协调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
例如,大学生团队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方案;社区居民则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将方案落到实处;政府机构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环保组织则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居民掌握更先进的垃圾分类技术和方法。通过多方的协同合作,既可以提高垃圾分类的整体效果,又能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环保、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6. 文化认同与习惯养成: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垃圾分类的推广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环保观念,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必须重视文化认同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
文化认同方面,垃圾分类应当被纳入社区和乡村的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当地居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习俗。通过将垃圾分类与传统文化节日、社区活动、家庭教育等相结合,逐步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环保主题的庆祝活动,将垃圾分类与节日文化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文化认同感。
此外,利用村里的长者、社区的意见领袖等有影响力的人物,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村庄或社区中树立榜样,带动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建设,垃圾分类不仅成为了一项环保措施,还转变为一种能够代表社区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行为规范。
习惯养成方面,垃圾分类的推广不能仅仅依赖于一时的宣传,而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强化来形成习惯。研究表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需要21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持续跟踪和指导。可以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继续通过线上平台或社区志愿者保持与居民的联系,定期进行垃圾分类情况的反馈和提醒,帮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垃圾分类的行为。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阶段的目标设定和小范围的实验推广,让居民逐步适应和接受垃圾分类。例如,先从分类最简单的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开始,逐渐扩展到更复杂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居民从简单的分类做起,逐步习惯和接受垃圾分类的复杂性,从而逐步形成系统化的垃圾分类习惯。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推广方法,可以降低居民在初期接受垃圾分类时的心理抵触,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分类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此外,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与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相结合。对于居民来说,如果垃圾分类流程过于复杂或不便,可能会导致参与度下降。因此,在推进垃圾分类时,应尽量简化操作流程。例如,在社区或村庄内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确保分类标识清晰易懂,并提供足够的分类指导和帮助。这不仅可以减少居民在垃圾分类时的困扰,还能通过提高便利性来增加居民的参与热情,最终实现垃圾分类习惯的有效养成。
7. 持续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效果的持续改进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建立持续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定期评估,可以了解垃圾分类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这种动态管理模式能够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开展,避免形式主义或“一阵风”式的短期行为。
实践中,评估机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定期组织社区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实际分类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或通过垃圾清运公司的数据,监控不同类别垃圾的处理量和分类准确率。此外,社区志愿者或“三下乡”团队也可以定期走访居民,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对分类措施进行优化。
通过这种持续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不仅能够发现和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问题,还能帮助政府、社区和居民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与沟通,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8. 技术与创新的推动:提升分类效率与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到显著提升。实践表明,技术和创新在垃圾分类的推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应用先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分类效率,还能使垃圾分类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在社区或乡村推广智能垃圾桶。这些智能垃圾桶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帮助居民更方便地进行垃圾分类。智能垃圾桶可以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引导居民将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分类区。同时,这些垃圾桶还能实时监控垃圾容量,及时通知清运人员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垃圾溢出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也是一项有助于垃圾分类推广的重要技术创新。通过专门的垃圾分类App,居民可以随时查阅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扫描垃圾条码或标签,快速获取分类建议。这类应用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便利工具,还能够通过积分、奖励等机制,进一步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技术与创新不仅限于终端设备的使用,还可以体现在垃圾处理的后端环节。例如,在垃圾清运和处理过程中,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精确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哪些地区的分类效果较好,哪些地区仍需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数据的分析与反馈,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垃圾分类推广策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同时,垃圾分类技术的创新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例如,利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可以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或通过生物技术将其用于生产生物能源。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垃圾处理的循环经济效益。
9. 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为垃圾分类提供制度性保障
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是垃圾分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需要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还需要了解并宣讲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政府应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行为规范。例如,制定并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对垃圾分类的标准、流程以及相关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设立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的处罚机制,以强制手段推动垃圾分类的落实。
此外,政府还应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垃圾分类的政策,如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社区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的地区提供财政补贴,或者对从事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不仅可以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动力,还能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可以从制度上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保障,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顺利推广和实施。
10. 全社会参与的共同责任:构建环保共识
垃圾分类不仅是政府和社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长期任务。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通过宣传和实践,能够调动社区和乡村居民的积极性,但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环保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