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人民教育在线愿与各大媒体、机构团体、学校以及企业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乔旭委员:高校应从创新要素的“出产地”转变为“聚集地”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04日     访问数据:94000

“‘双碳’事关‘国之大者’,作为一名来自教育和科研一线的委员,我将聚焦‘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出一些建议方案。”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3月2日对记者说。

  他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一个跨国电网互联互通的“球网”,实现跨国输电和能源互给。这样既能实现跨国输电和能源互助,解决区域电力供给不足,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减缓可再生资源贫乏国家碳排放量的增加,实现“一带一路”沿线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另一件让他关注的事是,作为化工人的他希望大家不要谈“化”色变。“当然化工也必须创新求变。”乔旭说,因为热爱化学,他在读大学时便选择化工专业。

  化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服务于老百姓的饮食起居,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社会上对化工的误解比比皆是。

  近年来,他多次就绿色化工、化工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建言献策,希望传统产业经过新技术赋能转型为生机勃勃的新兴产业。

  “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需要各行业依靠技术‘自扫门前雪’,也需要源头治理,形成‘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良好态势,更需要打造制度的‘笼子’。”2019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他建议化工环保监管与行业创新联动发力,借助技术升级推进绿色发展,依靠行业技术自我革新,将传统化工提档升级为节能、环保、安全的现代绿色化工产业。

  在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问题上,他建议大力发展膜分离技术,鼓励膜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快工业污水治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学科建设,培养膜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

   “只有把高校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发展才会有更加充沛的动力源泉,因此高校和人才的评价体系需要更加多元化。”他说。

  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色高校的行政负责人,乔旭常常提倡“工科气质”,即求真务实接地气,报国兴业有作为。他倡导并指引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将论文写在车间里、厂房中、设备上”。

  值得关注的是,他领衔的团队研发出环保前置型化工集成技术,通过源头绿色、过程减量和精准治理,达到“三废”零排放,实现了产业化示范,打破了丙烯酸叔丁酯等产品的国外行业寡头市场垄断。

  面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还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现状,他在不同场合疾呼高校要跳出“小圈子”,形成“大格局”,要将高校运行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提高匹配度,使高校从创新要素的“出产地”转变为“聚集地”“动力源”。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京ICP备2023014655号-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民教育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